中國地大物博文化淵源,而農村文化墻都是要因地制宜,體現當地的文化和風土人情,通過圖文并茂的作品來傳達不同的信息和聲音,所以農村文化墻要充分考量當地的人文社會環境、群眾聚集區域等因素的基礎上將文化墻規劃在各個村落,以探索和挖掘文化底蘊、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出發點,按照重點突出、適度寬泛、因村制宜、凸顯特色的原則精心規劃設計。
農村文化墻墻繪常見分類如下:
當代社會價值觀文化墻,通過中國夢題材圖畫,來傳達和諧社會下的文化信息。
歷史文化強,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底蘊,宣揚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故事,及優秀文化傳統。讓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覺得藝術就在身邊,老百姓無形的文化便可以被感受被熏陶。
傳統文化墻,通過傳統文化的宣傳,譬如年畫,剪紙等傳統藝術讓當地村民了解更多的文化藝術。拓展他們的視野。墻繪畫師的作品是一本最有趣的書。
名人文化墻,采用這樣的繪畫方式是最直白的,當地的道德模范,當地的好人好事,就發生在他們身邊。用這樣的文化墻墻繪方式能更好的宣傳正能量。
孝德文化墻,利用墻繪的畫面直觀的體現孝文化,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可以一目了然。在當今和諧社會大背景下是最普及的題材之一。
文化墻以通俗易懂的漫畫、寓意深刻的文字圖案形式,生動形象地將鄉風文明、廉政文化、志愿服務、好家風、六提倡六反對等內容在沿街墻體上描繪出來,既美化了環境,又易于村民接受。在開展同步小康建 設與文明創建活動的過程中,農村文化墻墻繪把建設美麗鄉村和繁榮農村文化結合起來,以文化墻為載體,采取圖畫、歌曲、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將黨和國家的政 策法規、計劃生育、道德文化等宣傳與村寨景觀有機結合,將一面面舊墻壁變成了美觀的文化墻,成為了村民的“政策明白墻”、“計生指導墻”、“民生建設墻”。
以上都是文化墻墻繪的設計思路和選擇方式。所以設計師要根據不同地域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因地制宜的設計制作。才能讓文化墻墻繪的優點發揮到極致。